建筑赋能教育: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以空间创新重构职业教育场域
在职业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,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(以下简称“中华学院”)立足自身发展需求,积极探索校园空间形态的创新变革。学院提出新校园规划应突破传统职业教育空间模式单一、功能割裂的局限,致力于构建一个拥有丰富场所感、能激发学习与生活热情的现代化职教场域。经过深入调研,学院确立了以“分层空间理念”为核心的规划框架:通过两级公共空间(开放包容的校园主干街道与各学院主导的特色院落)、教学与生活建筑的有机混合布局,以及单体建筑的复合功能设计(如食堂结合泳池与球场、剧场联动教室与餐厅等),模拟城镇生活体验,增强社区归属感与空间使用效率,让学子有生活在未来校园的真实体验感。
为实现这一规划目标,学院特邀多位国际知名建筑大师参与校园建筑的设计实践。阿尔瓦罗·西扎(第14届普利兹克奖得主)亲自操刀设计的千人剧场与餐厅,作为校园门户和集会空间,以简洁的几何形态与对光影的精妙把控协调校园人流,其设计在满足高强度集会与餐饮功能的同时,呼应崇明生态人文特色,塑造出兼具庄重性与亲和力的入口形象。与之对望、由安藤忠雄(第17届普利兹克奖得主)设计的文体中心,坐落于校园入口核心区,运用标志性的清水混凝土语言构筑空间,通过自然光影的引入与动静分区的布局,为师生提供融合体育活动、文化体验与静思交流的综合性场所,成为激发身心活力的核心节点。
校园内部,郭锡恩、胡如珊(如恩设计研究室)打造的文化广场,基于对“chōra”(第三空间)概念的思考,将不规则场地转化为充满探索性的流动场域。艺术中心、黑匣子剧场、书店、餐饮等多元功能散布其中,服务于师生及更广泛公众,让自发性的交流、创新思维的碰撞在弹性空间里体现的淋漓尽致。承担职业教育核心实训功能的实训楼,由柳亦春(大舍建筑事务所)主持设计。该建筑以“森林中庭”为空间枢纽,有效串联校园公共区域,内部灵活的教学区与主题化专业区块满足多样化实践教学需求。浅白色混凝土外墙与内部现浇红色混凝土立柱的运用,既呼应自然肌理,亦通过材质本身定义空间质感,支撑专业技能淬炼。
构成师生日常学习生活基底的教学楼、宿舍、学生活动中心及游泳综合体,由范蓓蕾(亘建筑事务所)负责设计。这些建筑沿规划的校园“街道”有机分布,通过功能复合(如学生活动中心整合餐饮、运动设施)显著提升空间效能,营造出贴近真实城镇社区的生活场景与便利体验,强化了校园的生活气息与归属感。
上海中华学院新校园的建设,是学院系统性空间规划赋能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实践。通过层级化的公共空间组织和复合化的功能布局,校园有效打破了传统教学与生活的界限。西扎塑造的礼仪门户、安藤构建的身心滋养地、如恩营造的创意孵化场、柳亦春支撑的专业实践平台,以及范蓓蕾打造的生活化社区基底——这些由建筑师们共同实现的单体设计,有机融入学院的整体规划框架,精准回应了“关注人与活动”的核心诉求。校园不仅服务于技能传授,更成为培育社区认同、激发创新思维、促进全面成长的生态系统。这座坐落于长江入海口的创新校园,以其前瞻的空间语言,为中国职业教育场域的重构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实践范例。
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③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您联系我们之后24小时内予以删除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- 燕之屋(北京)高尔夫俱乐部六月会员月例赛
- 建筑赋能教育: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以空间
- 卡友福山城焕新出发,构筑商用车服务新生态
- “迎世运 游成都——当夏,到成都街头走一
- 威络益(佐妥昔单抗)联合疗法全国多地首张
- 绿色物流零焦虑!奥铃发布新能源全场景产品
- 佳沛奇异果助力深化中新经贸合作新机遇
- 奥铃新能源产品矩阵发布,订单热潮签单21
- 福田欧辉客车亮相2025年UITP全球公共交通峰会
- “京邀天下贵客·畅享瀑乡安顺” 2025入境旅
- 深度交流,成功举办!2025中国肠道大会亮点
- “京邀天下贵客·畅享瀑乡安顺” 2025入境旅
- 「两轮超跑・硬核觉醒」!新日梦想双子星,
- 绿色赋能 津彩同行丨福田欧辉BJ6859短后悬客
- 品质通勤 畅行草原丨欧辉BJ6116城间客车批量
- 品质赋能 臻享出行丨欧辉BJ6122城间客车批量
- 隆情携手 辉耀草原丨福田欧辉BJ6122豪华2+1大
- 康明斯+采埃孚黄金动力链!福田欧辉BJ6122斩
- 从区域品牌到城市IP: “直隶田园”的文化赋
- 法米娜持续赞助北京市导盲犬培训基地,爱心